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要闻 > 桂林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桂林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发布时间:2018-5-8 17:30:21   点击数: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全年无霜期天左右,年平均日照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千米,辖11个县6个城区,人口万,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

钱粮并举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强劲

  图为:桂林市沙糖桔树冠盖膜全景

  作为“桂北粮仓”,桂林市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年粮食播种面积37.63万公顷,狠抓粮食高产创建,超级稻最高单产连续6年全区第一,通过单产的提高确保了总产稳定,全市粮食产量达.7万吨。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桂林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建设桂阳公路百里金桔、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全州“三水一湾”循环农业和阳朔、恭城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城郊“菜篮子”等6条万元增收示范带;全市启动创建区、市、县、乡级4级示范区79个,其中有54个获自治区认定,认定数在全区排名第1位。在示范区的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开展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成了桃、李、梨、葡萄、月柿、沙糖桔、食用菌、城郊蔬菜、反季节蔬菜等等优势特色产业带。

  全市水果总面积达22.46万公顷,产量.92万吨,产值.6亿元,是全区首个水果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市;蔬菜种植面积为18.92万公顷,产量.57万吨。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生态与节能并行循环农业长足发展

  

图为:桂林市“稻灯鱼菇”生态循环系统

  作为广西唯一的全国首批十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桂林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全市逐步构建起以农作物秸杆、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禽产品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在水果主产区,重点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模式;在水稻主产区,重点推广“稻—灯—鱼—菇”循环农业模式;在畜禽规模养殖区,重点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循环农业模式。通过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旱作节水、频振式诱虫灯、性诱剂、生态养殖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目前,桂林市建成了一批如阳朔县百里新村、恭城县红岩村、平乐县大唐口村、荔浦县板纳村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新农村,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荣获“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称号。

  农业与旅游融合休闲农业走在全国前列

图为:游客在桂林油菜花海欢乐游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桂林市休闲农业走在全国前列。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约万人次,休闲农业收入约35亿元;休闲人次年均增长在20%以上,人均消费超过元。

  如今,桂林休闲农业基本形成了以雁山区为核心,以阳朔、兴安、龙胜为副中心的“一核三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框架,以“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为主题的“魅力桂林乡村农业四季游”26条精品线路。

  “桂林市休闲农业四季游精品线路”获全国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称号;阳朔县、恭城县、灌阳县、灵川县、龙胜县、荔浦县6县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占广西11个示范县的一半以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21个,居广西首位。

  数量与质量并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图为:桂林市荔浦芋标准化生产基地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年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建立了全区一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全市建成了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室37个,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站个,村级还配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管员,构建了纵到生产基地、横到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累计达.60万亩,自治区排名第一;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产品64个,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41个,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保护产品10个,农业“三品一标”创建工作位居全区前列。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yw/7832.html

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