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儿童的情境教学设计
——由一次失败的公开课引起的探索
王玉娟
引子:由一次失败的公开课引起的思考
这是一堂精心准备、试上多次的公开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信心满满地在铃声中喊出了“上课!”
“大诗人李白的诗熟悉吗?”
“熟悉!”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内心一喜,随即问道:“谁来背一首?”
“窗前明月光,李白思故乡……”喊了位手举得最高的小男孩,满以为他会行云流水,然后根据设计,让同桌评价,适时提出“根据诗歌的节奏,背出诗歌的韵律”的要求,哪知道他挤了半天,挤出了这两句!镇定,说不定这是个别问题。
“你说得不错,李白写诗的时候,很思念故乡,但是诗歌中是怎么写的呢?谁来帮帮他?”全班高举的小手放下了一大半,后来请起了两三位同学才凑整了一首诗。
整堂课就这样在磕磕碰碰中匍匐前进着,学生离开后,我才发现全身衣服湿透了,我陷入深深的沉思:这堂课在学校试上多次,每次效果都很好,正因为此,领导才安排我到这里再上一次。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移到其他地方就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呢?
“王老师,你教学设计不错,这班的学生不行,所以无法配合。”一位同事走过来安慰我。原来我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配合”?不!“不错”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配合”学生生命成长的。
探索:从经典中寻找永恒
慢慢走近李吉林,走进情境教育,观摩她的课堂:《小小的船》《萤火虫》《桂林山水》……一节节精彩的课堂录像,如诗如画,洋溢着童话的色彩、美好的诗意、浪漫的情趣、丰富的哲思,我被深深地吸引,久久不愿离去。我不停地看,反复地听,不断地思索:课堂怎么可以营造得如此缤纷活泼?我又仔细研读李吉林的著作,试图探索李老师教学设计的魔力源泉。
“我,长大的儿童”,“儿童是至高无上的”,“设身处地地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做老师,什么时候都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想问题,你的办法就多了。”“从儿童出发,就能想出办法;从儿童出发,才能符合规律。”……从李吉林及其情境教育中,我发现了一个“大写的儿童”。儿童,是情境教学设计的关键词,是其核心所在。为了儿童、理解儿童、研究儿童是情境教学设计得以精彩的源头活水!
分享:面向学习者儿童的情境教学设计
继续深入解读李吉林及其情境教学设计,发现情境教学将儿童置于设计的中心,作为决策的原点。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都是为儿童服务,促进儿童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将儿童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将儿童的生活作为教学设计的植根地,将儿童的情感作为教学设计的链接点,将儿童的差异性作为教学设计的白殿疯初发是什么样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