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近年来,桂林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产品,使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彰显,城市活力得到明显提升。
央视春晚《大美桂林》现场高枫我们接下来要为大家送上一份厚礼,这份厚礼就来自桂林独秀峰王城的福禄寿喜财……
在《大美桂林》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特别节目里,靖江王府秘拓惊艳亮相。这16幅喜气洋洋的红底金色福字,来自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府秘拓”的彩拓技术。
“王府秘拓”传承人王继胜整个桂林的石刻文化,历史文化,给我的感受很深,应该把桂林的碑拓文化传播世界。
王继胜告诉记者,拓印技术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技艺,王府秘拓在传统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盛行的彩瓷色彩运用与国画上色技法融入制拓工艺,技艺独特。此次在央视亮相的16幅福字拓印,是他和团队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5个不同形态的“福”字拓片,寓意“五福临门”。其中最大的一个福字,原碑镌刻在桂林独秀峰的东麓。
桂林升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东辉我们希望游客能够通过这些福字,了解到桂林除了山水还有文化底蕴的一面。
桂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些年,桂林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发展文化旅游的重点工作,把各景区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与旅游、生态等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彰显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气质。春节期间,仅王城景区就接待游客3.8万人,同比增长30%。
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组长苏韶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文化相结合,更能够体现我们桂林多元文化的价值。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桂林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目前,桂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3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7个。
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非遗科主任科员邓力洪年,我们(非遗展示馆)投入万元左右,桂林渔鼓的传承基地建设争取到国家的建设基金是万元,省立艺术馆的改扩建工程预计投资万元。通过工程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设施,将助推我们非遗(保护)工作上新的台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