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桂林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街道,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条街,
虽隐藏在深巷里但它牛到不行!!
具体有多牛,看看就知道了。
这里有既有父子进士、四代翰林、五代知县等故事,
也有桂林历史上的4位宰相等19位官员的为政风范。
这么牛的街道,它在哪里呢?
它就是位于半塘路的
——古莲文化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条文化街之所以命名为“古莲”,是因为所选故事皆选自清代以前;故事内容展现的均为桂林当地官员清廉的事迹。因此“古莲”取北宋著名文人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廉)”之意。
特色古莲文化街所记述的,主要为原籍桂林或者曾经任官桂林的清官事迹,共有赵观文、王世则、裴说、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曹邺等19人,而被誉为“百年清官村”的灵川江头洲村被单独列出介绍。总之,整条街以雕塑、壁画、古建等形式,重现了桂林余名古代贤士勤学进取的故事。
古莲文化街风采百年清官村——灵川县江头村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从湖南迁徙到桂林灵川江头村,周敦颐的清廉之风影响了周氏后裔,先后出了多位秀才、8位进士及数百位官士,形成了宗传数代的入仕传统,故有“父子进士”、“父子庶吉士”、“父子翰林”的佳话,和“一门两进士”、“三代庶吉士”“、四代四举人”、“五代五知县”的美谈。
父子进士
周启运(父)灵川县九屋乡江头洲村人,为官期间,重教化、除水患,颇有功绩,林则徐曾称赞其为好官。周廷揆(子)济民于私,以助膏火。
四代翰林
曾祖周履恒、祖父周启烈、父周冠、儿周绍昌,先后为清代翰林,为官清正,有口皆碑
五代知县
高祖周培正、曾祖周凤仪、祖父周履泰、父亲周启运、子周永,个个为民尽心尽力,被传为佳话。
清官事迹
赵观文
临桂桥头村人,唐代状元,桂林三才子之一、桂林五贤之一。赵观文自持正直,不善阿谀奉迎,终因言辞过激,得罪了权臣刘季述,托病辞官归里,终老桂林。
王世则
永福县人,连续两次殿试都中状元,人称“连科状元”。为官期间谏议果断,直言不讳,享有“铁面王”之称。
陈继昌
临桂人,因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所到之处公正廉明、兴修水利,深得民心。
张建勋
临桂人,自幼好学,一生致力于教育。他的名言“民以食为天”,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扬。
曹邺
阳朔人,晚唐诗人。曹邺为人嫉恶如仇,不避权贵。曾作诗《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他将贪官污吏比喻为“官仓鼠”,实在是大快人心。
桂林作为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隋大业三年(公元年)至清光绪31年(公元年)的年间,桂林共出了多名进士和8名状元,居广西各州县之首。至今这段历史依然让桂林人引以为傲。
古莲文化街作用如果你对桂林的历史不太了解,到这条街,从头到尾走上一遍,近千年的历史就一目了然了。
古莲文化街长米,以大桂林范围内古代清官廉政事迹为主要内容,是广西首条廉政文化街。
目前,桂林充分挖掘各地底蕴深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形成了古莲文化街、清代名臣陈宏谋故居、灵川百年清官村、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恭城周渭祠等22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大家不妨到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桂林两新党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