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信息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必备知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必备知识

发布时间:2021-11-24 15:49:05   点击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DEM)的必备知识

1

ADEM是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预防接种等因素与ADEM的发病有关。好发于3岁以后,3~5岁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前多有出疹性感染病史,如麻疹,水痘,EB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或有接种史,潜伏期约4~13d。ADEM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脑部症状如头痛、惊厥、意识障碍、颅高压、颅神经受累、小脑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及脊髓受累症状如四肢瘫疾、截瘫、括约肌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等。脑脊液可以正常,但多数有异常改变。典型表现包括压力增高,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多,γ球蛋白及IgG含量增多。

2

病灶广泛散布于脑及脊髓,灰白质均可受累,以白质为主。MRI特点包括多发斑片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双侧均可受累,但不对称。病灶数目和大小存有很大变异,也可为孤立性病灶。病灶通常散在分布于大小脑半球的白质,也可见于灰质,后者以基底节、丘脑、脑干多见。这些病灶在急性期可有增强效应。通常所有病灶会强化,但有时部分病灶不强化,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不同所致。若同时多处病灶出现强化,则提示这些病灶在病程上处于相同的阶段。如果病灶较大往往显示有占位效应,提示血脑屏障的破坏。典型影像学改变是侧脑室周围额、颞、顶和枕白质内多发、不对称的斑点或斑片状病灶,同时可累及丘脑、基底节、脑干、小脑等部位,急性期多有灶周水肿及病灶环状、斑点状强化。脑灰质核团特别是双侧丘脑的病灶可作为鉴别ADEM的主要依据。由于ADEM的病程具有单时相的特点,因此治疗后复查MRI应无新病灶出现,亦无异常增强。

3

年国际儿科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将ADEM诊断标准修订为:

(1)首发表现为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推定发病前有炎性脱髓鞘性病因;

(2)脑病症状用发热不能解释;

(3)发病后3个月或以上,MRI影像未检出新的病灶;

(4)急性期(3个月)内脑MRI可见异常;

(5)脑MRI显示弥漫性、边界欠清晰、大型(﹥1~2cm)的病灶,并主要累及白质,同时少见白质T1低信号病灶,并可以有深部灰质(如丘脑或基底节)病灶。

4

鉴别诊断:婴幼儿主要与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病、脊髓、肌肉疾病及周围神经疾病相鉴别。年长儿与病毒性脑炎、急性脊髓炎、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及肿瘤等相鉴别。

5治疗:予甲泼尼龙20mg/kg/d冲击治疗,3d1个疗程,间隔4d后根据病情需要重复1-3个疗程。结束后予以泼尼松2mg/kg/d口服,1个月后移行减量,总疗程3~6个月。辅以B族维生素,恢复期行康复治疗。6预后:ADEM是单相病程,经有效治疗后,57%~94%的患儿可在数周至6个月恢复。少数患者有后遗症,如视力障碍、癫痫、偏瘫等,甚至在6个月后复发。大约25%的初诊ADEM患者在随诊2~5年后会发展成为多发性硬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xx/133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