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现代医学对于人类似于痿证的疾病诊断标准都比较明确,出现某种变化,则可确诊为某种疾病,这是现代科学的特点。然而,现代医学的诊断依据一是来源于对病因病理的分析,一是物理的和实验室的检查,而对于病因病理的分析,许多病症还不甚了解。
如较常见的多发性神经炎,现代教科书列举的病因有七八种之多,还不能肯定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由于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或某种药物副作用,或遗传因素。其中的一类如急性炎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炎,一种可能由于感染或异体蛋白诱发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另一种可能由于代谢、内分泌、营养障碍、药物、结缔组织病等。另如急性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不明,癔病性瘫痪等病的病理变化还没有令人信服的阐述。
治疗上,现代医学十分重视使用对促进神经肌肉接头有疗效的药物和对神经有营养作用于的药物,以及激素的广泛应用。但对本类的相当数量的疾病由于病因病理尚未明确,治疗上往往只能作对症处理,有的则属于探索性治疗,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曾有人试用过肌醇、同化激素、VE、ATP等,但均未能被证实有阻止疾病发展的作用,因而主要鼓励患者活动,进行体育疗法。对于激素的应用,目前看法不一致,如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70年代前用激素,多认为有效,但现在多认为副作用很大,弊多利少。
显而易见,现代医疗在这一方面的治疗手段与中医学相比逊色得多。
当然不可否认,中医对本证的诊断还比较笼统一些,不如现代医学具体。一方面,未确断属于西医何病之前,治疗过程中尺度的把握也不能可靠,甚至心中无数;另一方面,社会进入90年代,患者自身也要求医生作出明确的西医诊断。在医诊断上固然特色显著,但毕竟没有现代医学的诊断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痿证一类疑难病,有一个西医诊断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现代中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通常更实用的做法是,在确立了西医诊断病名后,再用中医辨证分型,与医与患者都有利
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属中医学“颤震”“颤掉”“身振摇等范畴,在中医学上泛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但本病基本病机均为“颤”不离“风”,其病机特点以本虚标实为主,虚实夹杂;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到后世《医学纲目?颤振》《证治准绳?颤振》多有论述,治疗均从“肝”从“肾”论治,肝肾阴亏,四肢筋脉失于濡养,虚热内生,引动内风,发为振颤;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运用百草熄风饮滋养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标本兼顾,使肝肾得补,内风得息,经络得通,故治疗特发性震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西药的一些不良反应。
北京医养堂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