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报桂林,不只是把报纸装进手机里
摘要12月21日,王先生回到深圳的家,看着从桂林来的保姆正细心地用艾条帮母亲熏治脚伤,感慨良多。他抓起电话,给桂林老邻居黄先生打了过去:“真多亏了你这个老邻居啊!”
王先生从桂林迁到深圳30年左右,母亲今年80岁,一个多月前,老太太乘地铁扭伤了脚,行动很不方便。
“妈,给你找个保姆吧?”王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年事已高照顾不了母亲。
“去哪找保姆呢?”老太太说。“要不,去桂林找一个?”
王先生知道,母亲想找的其实不仅仅是保姆,她更想找的是一个能陪她一起说说桂林话的老乡。
“找个老家保姆来每天陪着我说说乡音最好了。”老母亲说。
在深圳,要找个桂林保姆,这可不好办。王先生思前想后,拨通了老邻居黄先生的电话。
黄先生是王先生30多年前在桂林的邻居,过去天天玩在一起。虽然王先生一家搬到深圳后,两家人见面的机会少了,但黄先生满口答应。
为了给老邻居找到个靠谱的保姆,黄先生去中介公司跑了好几趟,和好几个保姆面谈,终于确定了人选。
保姆找到了,但王先生常常不在家,家中只有不便外出的父母二人,不可能去车站接人,而保姆连火车都没坐过,更不可能一个人去深圳找到王先生家。
“帮忙帮到底,我亲自送她过去吧!”黄先生下了决心,他马上买好自己和保姆的动车票,并向单位请了假,动身去深圳。
14日,当看到保姆提着重达斤的编织袋时,黄先生意识到自己决定没错:即使保姆到了千里之外的深圳北站,还要坐4站地铁再转乘2站后才能找到王先生家,而她一点经验都没有,一个人肯定不行。当天,他和保姆提着重重的编织袋,一路赶到了王先生家。
当晚,王老太和保姆乐融融地用桂林话交流后,笑盈盈地对黄先生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谁想的到30多年前的桂林近邻还是这么亲?
知道黄先生把保姆亲自送到深圳后,在外地的王先生说一定要给黄先生报销来回的车费和住宿费,黄先生拒绝了。
黄先生心想:帮老邻居的忙这没什么,可如果收了钱,就失去了帮人的初衷。
《桂林晚报》记者高磊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