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总统计师粟峥群通报了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1、一季度服务业领跑经济
通报数据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2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7.0%。
可以看出,服务业企业保持较快发展,“领跑”经济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直报企业家,比去年同期多2家,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31.8%。
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还体现在新动能快速增长:
旅游市场持续旺盛。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展示,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涌至桂林。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01万人次,同比增长53.5%,其中国内游客9.18万人次,同比增长55.3%;实现旅游总消费.90亿元,同比增长67.0%,其中国内旅游消费.92亿元,同比增长74.2%。
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和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6.96亿元,增长17.9%,高于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9.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6.3%;医药制造业增长14.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增长11.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9%。装备制造业、生态食品产业、医药及生物制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总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3.8个百分点。
2、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组织财政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1亿元,增长0.4%。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8.83亿元,增长13.0%;非税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46亿元,增长7.3%。
金融信贷快速发展。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亿元,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02亿元,增长10.2%,占各项存款余额的58.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亿元,增长16.3%。
商品房销售保持强劲增长。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2.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2%;全市商品房销售额46.88亿元,同比增长50.4%。
3、市民腰包更鼓但花销增多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个百分点。
与市民腰包更鼓相对应的是,市民的花销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及烟酒价格下降1.3%,衣着价格上涨3.4%,居住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6.8%。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
(来源:桂林生活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