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地点 > 创新学院突出了学生参与课外创新的开放性和

创新学院突出了学生参与课外创新的开放性和

发布时间:2016-3-19 9:05:21   点击数:

创新学院突破了原有创新基地仅限于开展“第二课堂”的局限,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应用需要开设创新课程,开设了《plc原理与应用》、《摄影视觉艺术》等课程,有力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和深度融合

第三,管理创新:开放共享与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学院是一个24小时开放的创新平台,通过与视频监控施行管理,学生只要做好登记即可进入,因此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永不熄灯的实验室”日常活动主要通过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方式进行

首先,理念创新: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创新学院跳出了传统教学活动以“教师、书本、教室”为“三中心”的格局,以工程项目、学科竞赛为依托开展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创新精长春桂林路滚石琴行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4年7月,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整合全校原有十余个院级创新基地,在广西率先成立创新学院首期投入了2000余万元,建设了包括通信、机械、测控、软件四大卓越工程师工作坊以及2个电子设计创新设计室、智能控制与应用创新、机电创新设计室、创新培训室等创新工作室,基本建成系统综合实践大平台

新华网南宁12月3日电(张莺、海莺、宋潇潇)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整合全校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创新学院,打造“互联网+”教学平台——广西漓江学堂,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现实虚拟相结合,创新创业相贯通的大实践平台

目前加入“广西漓江学堂”该课桂林山水甲天下程联盟的成员有已经从最初的3所发展到包括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近十所高校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创新学院已初步形成具有桂电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其次,模式创新:打造多学科贯通的跨专业平台创新学院突出了学生参与课外创新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综合协同

2014年12月,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发起成立了广西高校课程联盟——广西漓江学堂学堂开展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实施无次数限制的学习成绩评定模式,即如果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可多次选取实验并完成实验全过程为加强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学堂每学期(或学年)与企业联合举办课程竞赛,竞赛题目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广西桂林30天气预报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

第四,机制创新:实行竞争机制创新学院的入驻实行竞争机制,将部分流动实验工位设定为vip固定座位,表现良好的学生可申请获得

“广西漓江学堂”的成立开创了多个“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将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竞赛有机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实施无次数限制的学习成绩评定模式,最终成绩由学生自主决定;创建“线上线下互动、虚拟现实结合、学校企业协同”的全新课程教学模式

2015年,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漓江学堂的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从制度层面解决漓江学堂课程的推广应用问题,同时也将创新创业活动从部分学生推广到了全体学生,实现了“万众创业,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大众创新”的新格局(完)


腰部长了一个白斑去哪里能治
医治白癜风有哪些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dd/1133.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