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信息 > 精品阅读读写结合学用贯通

精品阅读读写结合学用贯通

发布时间:2018-5-19 16:15:23   点击数:

读写结合学用贯通

——仿写大家谈

□丁颖冯汝汉

周末,正在校园网上冲浪的丁老师登录“作文聊吧”,点击“仿写大家谈”,参与到同学们的在线讨论之中。

周恋宇:谈到“仿写”,说来惭愧,竟觉无从下手,特此求助,请老师及小伙伴们多多赐教。

练润辉:哇,这“仿写”嘛,不就是“依样画葫芦”吗?

周恋宇:知道。我想讨教的是,怎样才能“依样画葫芦”,仿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呢?

张远涛:仿写,首先要仿有榜样,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及时积累各种写作素材。

杨朱宇:对,还要多背诵一些优美的记叙文和简短易懂的古诗词。

赵雨欣:还有一点,仿写要循序渐进。《日月潭》的开头写得好,可以仿写开头。

王尹:是啊,《桂林山水》从开头到结尾我一口气读写,受不释手,就可以模仿全篇的写法。

徐梓璇:我再补充一点,针对自己在写人、叙事和状物的薄弱点,有的放矢,“依样画葫芦”嘛。

丁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仿写”就是作文中的“依样画葫芦”。

朱夏杰:哇,丁老师也在线呀!谢谢您的光临!

练润辉:那就请丁老师具体指点指点!

丁老师:“仿写”要求同学们依据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结合个人体验,照样编织自己的习作。仿写的好处可多呢。一是能打通读写,由读悟写,读写互动,融会贯通,在读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二是能减缓同学们写作的难度,消除大家初学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增强信心,事半功倍。

韩润棋:是呵,丁老师,仿写的好处我也知道一点,但老师布置我们仿写时,还是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您说怎么办?

丁老师:仿写嘛,重在一个“仿“字,下面就和大家谈谈仿写的“三步曲”。

张锦汶:哦,仿写还有“三步曲”呢,真新鲜。请老师快点讲讲。

丁老师:仿写“三步曲”就是“起步”、“跨步”和“跃步”。

王高倩:“起步”是什么意思?

丁老师:“起步”就是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模仿说写。这种训练适用于像王高倩这些低年级同学,为写作铺垫基础、分解难度。在低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中,安排了运用词语造句的练习。譬如学习了《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同学们在理解“眼花缭乱”一词的意思后,仿造一句话。请大家试试。

张远涛:我先仿说一句:阳春三月,我和植树队的人们,从眼花缭乱的市场,小心翼翼地选出树苗。在老师带领下,向着植树地前行。

练润辉:用“眼花缭乱”仿句,这挺容易的:面对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广告,奉劝消费者谨防上当。

王高倩:我也想到了一句:新年到了,街道两旁挂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丁老师:同学们仿说得都很好。如果我们经常进行此类仿词造句的训练,就会渐渐克服作文畏难心理,大胆地说话写话了。

杨朱宇:上二年级时,老师经常布置我们背诵语文书中的优美片段,然后进行仿造。

丁老师:对啊,这也是仿写的“起步”啊。《泉水》一课的语言很美,文中写了泉水经过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景物,而说着不同的话,但在结构上是一样的。于是我就这样让同学们仿写片段:泉水(经过哪里),看见(),泉水说:(),(),我的水很()很(),喝了我的水,你会()。

王尹:是啊,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仿写了一句:“泉水流进哗啦啦的小溪里,看见孩子们正在欢快地戏水。泉水说:泼吧,泼吧,我的水很清很清,正好为你们助兴……”还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丁老师:下面跟同学们讲讲仿写第二步——跨步。“跨步”就是从课文的内容或结构入手,作对应模仿,形成形同课文的模式。适用于中年级同学或单项向综合过渡的转变。同学们还记得《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吧,请说说可从哪些角度来仿写。

周恋宇:可从“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仿写。

韩润棋:我认为可以模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赵雨欣:课文有的地方写得详细,有的地方写得简略,也可以模仿详略结合的写法。

丁老师:说得好。如此仿写,同学们便有了较宏观的整体性把握,且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改造。下面请大家欣赏杨朱宇同学的仿作《庐山瀑布》: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庐山旅游。庐山有天桥、锦绣谷、三宝树等景点。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叠泉。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

那天下午,我们不知不觉中来到三叠泉。远远望去,三叠泉宛如一幅巨大的白色屏障,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又似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那溅起的水花,自然就成了银河中的星星。接着往下走,台阶陡成60度,我的脚开始累得发软。我一鼓作气走到底,抬头一看,果然三叠瀑布从天而降。最高的一叠高约米,泻到一半被一处突出的山崖坻住。继续往下泻,形成二叠还末到底,再度被阻,再泻形成三叠。在到达谷底之前的路上,无论什么角度,你只能看到一条瀑布,而且难以想象还有下一条瀑布。只有到了谷底,才可以尽收全景。第三叠背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水帘洞,反而是怪石突出。瀑布冲击着石头,瀑布下密密的水雾把我们的头发、衣服都淋湿了,感觉凉凉的,舒服极了。

接着,我们还观看了黄龙潭等小瀑布。虽然没有三叠泉的气势磅礴,但它们的壮观景象同样让人惊叹。

夕阳西沉,我依依不舍地向庐山道别。但庐山的美景,尤其是庐山瀑布,让我难以忘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

丁老师:杨朱宇同学的仿文较灵活地模仿借鉴了《桂林山水》一课的写法,但也绝非硬套。仿文叙写了游览庐山瀑布的过程,方位明确,条理清楚;同时注意到有详有略,分清主次,详写了三叠泉,略写了黄龙潭小瀑布等,而且情与景相生相发,抒发了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在语言上也模仿了课文多用比喻、排比等手法,美化了仿文的意境。这样,扩展练写叙事、写人和状物的文章,同学们有法可依,在写作之路上就能“跨步”了。

徐梓璇:哦,这就是“跨步”。那怎样实现仿写“跃步”的目标呢?

丁老师:这“跃步”是仿写的理想阶段——综合性借鉴仿写,适用于高年级同学。同学们读了许多朗朗上口的美文,但由于作者风格、手法、语言特点各异,描写也是各尽其妙。若同学们独立思考,求同求异,能激发创造精神,有效地使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譬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艰苦的岁月》《曼谷的小象》三课都有相同的写法,这就是细致精确且具个性的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用外貌描写来写一个人,这就是“求同”。请大家说说,这三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张远涛:《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和《艰苦的岁月》的语言平实,我们一读就懂。

练润辉:我非常爱读《曼谷的小象》,因为它的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结尾描写晨雾的句子,用美丽的景色,烘托人的美好心灵,告诉我们曼谷的小象聪明能干。

丁老师:说得对,《曼谷的小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曼谷的景美,人的心灵更美,与前两篇课文相比,这就是“求异”。同学们仿写自己熟悉的人或记叙难忘的事时,若在比较中求异,综合中借鉴,寻求出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那就有可能写出既有模仿又有创新的佳作。下面请欣赏练润辉同学的仿作《留在照片上的回忆》:

翻开相册,一张小女孩俏丽的背影的照片呈现在眼前,那是游江郎山时留下的纪念。

那天,我们一家人带着照相机兴高采烈地来到江郎山山麓。江郎山,危峰耸立,怪石嶙峋,雾气弥漫,其山顶的“三片石”堪称一绝,令人感受到“会当凌决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那里聚集着许多脚夫,他们都是帮人背行李的,一次五元。爸爸也打算雇一个。这时,一个满头大汗、扎着两只羊角辫的小姑娘跑到我们跟前:“你们的行李我来背吧,只需三元。”说着擦了擦脸上的汗珠。“你年纪这么小,能行吗?”妈妈不禁问道。“行!”说着小姑娘拿起行李就往前走。

走不多远,我就觉得累极了。但小姑娘仍然在前面带路,随着羊角辫的自然跳动,后面的背包也上下跳着。

妈妈也觉得腰酸背痛,大家就原地休息。姐姐拿出汽水,给小姑娘一瓶。

“不,我带着水呢,甜着哩。”

“你就喝一口吧,反正我们有很多。”

感情难却,小姑娘只好勉强接过汽水,但她把汽水倒入水壶,说:“不好意思,带回去给弟弟尝个鲜。”

“你怎么不上学,出来打工呢?”妈妈好心问道。

“爸爸说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书没用,可我从小喜欢学习,就自己跑出来挣钱交学费。”听到这里,我不禁敬佩起这小妹妹来了。

太阳下山了。妈妈接过行李,拿出五元钱塞到小姑娘手里,说:“不用找了,辛苦你了。”

小姑娘从口袋中掏出三元钱塞到我手中,转身就走。

“多找了。”我向她喊道。

“那一元是汽水钱。”说着就跑下山去。我连忙拿起照相机,拍下了她那倩丽的背影……

丁老师:这篇习作是怎样综合借鉴三篇课文的写法来仿写的?

杨朱宇:在结构上与三篇课文的写法相似,以物引事,由照片上的“背影”引起对往事的追忆;以事显人,替别人背行李这是平常事,但反映了小女孩克服困难、好学上进和诚实的品质。

张远涛:还模仿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和《艰苦的岁月》语言朴实的写法。

丁老师:这就是综合性借鉴仿写。读后,留给我们的印象既是仿作又似创作。好了,今天的仿写大家谈,也许能帮助同学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一是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强化仿写,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二是勤读多写,注重积累。要与阅读同步,学啥课文,仿写啥内容,一周一文课外练作,与课内作文形成交叉互补的立体结构。同时要多背诵一些富有特色的好词佳句,及时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天长日久,你就会“下笔如有神”了。三是及时总结,持之以恒。多做流水习作,除了随时上交交流、集体评改外,同学们还可以互改,请老师面批,了解仿写中的症结,及时总结,做到举一反三,持之以恒,实现从仿作到创作的飞跃。

周恋宇:此次网聊,获益匪浅。感谢丁老师和各位小伙伴的指点,让我在读写结合的桥上起步、跨步和跃步。我们下线了,再见!

开长生:!(拜拜啦)

丁老师:下次再聊!

(通讯处:江苏常州武进区阳湖名城51幢乙单元室冯汝汉)

中国当代小作家()

(同时欢迎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xx/79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