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桂林日报社官方 4月21日,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桂林理工大学”专场文艺演出在该校雁山校区举行。精彩的节目,展示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也演绎了“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的读书情调。当梦想的光芒照耀历史,她就是中华民族大国崛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梦想的光芒照耀你我,她就是用凝聚青春力量,焕发青春热情的我的梦。演出一开始,桂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了歌伴舞《我的梦中国梦》。“一个家,婆婆爷爷姐妹亲戚和爸妈,像国家,有参天大树也有青草鲜花;爱的家,欢声笑语从不畏风吹雨打,爱的国,天寒地冻大浪淘沙也不怕。”富有正能量的歌词,充满着励志的力量,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普罗大众对梦想的视角和理解,以小见大歌颂中国梦,引起了在场所有大学生们的共鸣。
在随后的演出中,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献上了阿卡贝拉——纯人声无伴奏和声演唱《我的歌声里》,歌曲串烧《致青春》,以及街舞、啦啦操《向往》和舞蹈《前行》。不仅展现了大学生的多才多艺、热情活力,更是抒发了大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理工大学管理学专业大三学生梁雨蒙说,听到这些歌曲、看到同学们的精彩演出,让她回想起在学校度过的3年时光,自己也越发觉得要珍惜剩下的大学生涯,“要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唱起这些歌时不要让自己感觉虚度了青春”。
演出当天正是桂林市第十届“读书月”活动启动的日子,专场文艺演出也散发出阵阵书香。“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出自其中的《采薇》更被认为是代表作之一。李静雯、陆丽娟等同学用轻盈优美、韵味十足、衣袂飘飘的舞姿,诠释了对这首经典四言诗的理解,更把在场观众带入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读书不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更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我国自古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名,古人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古朴雅韵的古筝配乐下,同学们身着汉服,不疾不徐地走上舞台,向大家展示了古代的行走之礼、见面之礼、饮酒之礼,展现了中国礼仪之美。配之抑扬顿挫的诗词朗诵,将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与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便成为了令人既陶醉又振奋的配乐诗朗诵《诗礼春秋》。
江山如此多娇,无论多少优美的歌舞,也诉不尽莘莘学子对读书的热爱。大二学生李颖在观看专场文艺演出后说,读书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就像一只航行的船,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才能航行得更远。
《桂林晚报》记者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