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NO.01
药材介绍
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表、裸龟巴。
分布: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等省。
生长习性:生长在海拔~米亚热带山坡林下、河边湿润地段或灌木丛林中,在长期的个体发育中,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罗汉果属短日照作物,每日只需7~8小时光照,喜湿润多雾、阴凉,要求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空气相对湿度75~85%,雨量充沛、均匀,年降雨量毫米左右,忌积水受涝。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深厚且湿润的土壤。不耐高温,气温22~28℃藤蔓迅速生长,高于34℃植株生长不良,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
入药部位: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exA.M.LuetZ.Y.Zhang的干燥果实。
性状: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cm,直径3.5~6cm。表面褐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和黄色柔毛,有的具6~11条纵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体轻,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内果皮)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cm,宽约1.2cm;浅红色至棕红色,两面中间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槽。气微,味甜。
炮制:秋季果实由嫩绿色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
主治:用于百日咳,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
书籍记载:
①《岭南采药录》:“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
②《广西中药志》:“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等。”
③《食物中药与便方》:“演员、教师、广播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常以罗汉果切碎,泡水代茶饮有效。”
④《福建民间方》:“罗汉果1只,柿饼3~5只。适用于小儿百日咳,清肺,润肺,止咳。”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年9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著.《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NO.02
植物照片
周建军拍摄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岑华飞拍摄于广西桂林桂林植物园
马炜梁拍摄于北京北京(科)植物园
《罗汉果》
(现代)秋之牛
罗汉甘甜胜蔗糖,食医两用是良方。
金秋结实园中碧,盛夏开花陌上香。
通便滑肠尝玉液,利咽止咳饮琼浆。
药材名贵神仙果,采得葫芦救老娘。
???
图文编辑
梁玉梅
图文排版
刘荞瑞
责任编辑
梁玉梅刘荞瑞
初审
李娉婷
终审
罗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