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收知识、开阔眼界,了解传统的贵州工艺美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此次陈靖、陈泉、秦蕾、贺文文四位老师带领了18级工艺美术三个班84位同学前往贵州黔东南进行传统工艺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将课堂上所学与现实世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其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和感悟现实生活中精巧的设计实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经过消化和吸收转化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设计生涯的设计储备,同时在考察过程中,搜集和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料,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
此次考察时间为年10月8日至10月19日共计12天,考察点为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荔波小七孔景区、丹寨万达小镇、丹寨宁航蜡染、石桥古法造纸、控拜银饰体验馆、西江千户苗寨、凯里民族博物馆、镇远古镇、芭莎苗寨、肇兴侗寨、三江程阳八寨。此次考察时间和跨度都比较大,大家克服天气等困难认真考察学习,收集素材,开拓了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创作以及之后的毕业创作和职业生涯作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储备。
我们来到丹寨宁航蜡染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工艺。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在传统工艺日渐式微的今天,丹寨苗族仍坚持从纺纱织布、点蜡、画蜡再到浸染、晾晒这样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工序。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是丹寨县的“巾帼示范基地”,主要致力于苗族蜡染的挖掘、传承与开发,负责人宁曼丽始终秉持着“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的匠心,为传承和推广丹寨蜡染而不遗余力。
丹寨的万达小镇是我们这次的考察点之一,万达小镇引入丹寨特有的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民族手工艺、苗侗美食、苗医苗药等内容,建筑也采用苗侗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商业街.
在这个遍布数码电子的时代,我们来到古法造纸的传承之地丹寨石桥村学习古法造纸技艺,体验千年古法造纸的魅力。
或许是一种传统的思想,我们总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不能轻易相传,但在西江的控拜村,有一位叫龙太阳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民间传承人却将这种工艺公开,发展苗族银饰锻造体验馆,让更多人可以全程参与银饰的锻造过程。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是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很难得一次机会,我们拜访了贵州匠心非遗研究院院长、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杨文斌老师,并跟杨老师进行学习和交流,他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审美艺术的角度对贵州不同地域的民族刺绣蜡染作了详细解读,并给大家展示了多年的收藏品,他的藏品每一张都堪称精品。
黔东南作为中国苗、侗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汇集地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作为我国侗族大规模集居中心,非肇兴莫属;其次,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坐落于该地,侗组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只要置身其中,必驻足长留。
岜沙苗寨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因地处偏远,至今仍保留了古老而原始的生活方式。寨内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密林环绕,村民全系苗族,衣着方式原始,发势奇特,被称为:秦时发式汉时装。岜沙最具特色的是苗族男子的妆容发式。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
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程阳八寨景区,在景区内领略到了侗族精妙绝伦的木结构建筑,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古朴的原住民生活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接触到真实的侗家人的生活起居,劳作休憩,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景区,也是放松心情,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灵驿站。
18级工艺美术一班的王同学说道:“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我对传统工艺美术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收集到了很多的专业素材,这对我以后的毕业创作及职业设计生涯都会有所帮助的”。
白癜风复色第一家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