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7月1日发布消息称,6月23日以来,中国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受强降雨影响,江西、湖南等12省(区)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其中,湖南湘江、资水、沅江,浙江新安江等25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江西乐安河上游等3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同时,7月1日,长江中游干流莲花塘江段和洞庭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8时莲花塘水文站水位涨至32.52米,超过警戒水位0.02米,为长江年第1号洪水。
预计未来一周,主雨区位于黄淮、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华南、西南东部南部等地,长江中下游水位将持续上涨,干流莲花塘至大通江段及两湖水位将超警0.5米至1.5米,湖南湘江、沅江,江西修水等主要河流将再次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7月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桂林漓江水位暴涨,今年首次突破米警戒水位。不断上涨的洪水还导致桂林多个亲水景区受影响,两江四湖景区已停止漓江和桃花江段游览,改为内湖游览;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已调度三峡水库将出库流量压减至日均立方米每秒,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
安徽遭遇强暴雨:一辈子没遇到这么大的水,安徽省民政厅消息,截至7月2日11时,安徽合肥、六安、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市6市26县(市、区)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6万人,因灾死亡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4.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人民币。
最全洪灾自救+防疫手册
这个夏天,暴雨连连,全国多地受灾严重。频频来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许多意外伤害!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奉上最全洪灾自救+防疫手册,让我们用知识保护好自己!
暴雨如何避免雨中坠井?
当遭遇短时强降雨时,湍急的水流就有可能通过雨水井涌上来并顶开井盖。在遇到路面积水,看不清水下情况时,容易坠落井下。
?涉水行走防身三式?
第一式
双臂向前伸展,在水中行走时,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伸出,用脚尖左右扫动,确认前方是平地,双脚交替探路前进。如果还是踩空,身体在下坠时,两只伸开的手臂可以架在井口,防止身体被深井吸入。
第二式
有条件的话,找来棍子、结实的长柄雨伞等作为探路工具。但手持探路棍的方式很有讲究,持棍人应正手抓牢棍子插入水中探路。这样握棍,可以在人要失去重心时用棍子撑住。如果像钓鱼那样,手握棍子一端,将棍子斜插进水里,则不能在发生情况时,充分借助棍子支撑身体。
第三式
如果有两人结伴,可以一人在前,参照第一种方式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前者如发生情况,后者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将前者拽住,不至于坠井。
意外坠井如何自救?
1.行人不慎坠入雨水井中,千万不能慌张,不要乱动以节省体力。
2.在下水后屏住气,保持镇定,用手触摸井壁,找找有没有供攀爬的扶手。
3.如果一坠到底,首先应往上游方向走,找到最近的井筒,顺着爬梯爬上去打开井盖。如果打不开井盖,可大声呼救,手机还能用的就立即报警。
4.若该井位置较偏,人烟稀少无人救援,可继续沿管壁、渠壁往上游走。
5.当水流较急时,坠井者可能会被管道内的水直接冲走,这种情况下应留意每隔约40米出现的井室,尽量抓住井室与管道的转弯处。
6.总之,坠井者要避免往下游走或长时间呆在管道最下方,因为大量有害气体都聚集在这一区域,人吸入过多会导致昏迷。
如何防范雨天触电?
1.出现恶劣天气时,行人最好走在没有电线的一侧,尽量远离积水点,防止触电。
2.10千伏电缆线落地,在它周围8米以内,是比较危险的。民众通行的时候,发现之后应当及时避让。
3.假如避让不及时,整个身体已经在危险范围,此刻不要慌张,应当立即单脚着地,使身体尽量保持平衡,不要跌倒,丢掉手中携带物品,蹦跳着朝安全地带前进。
遭遇雷电天气如何应对?
雷电高发地段:大型绿地、海滩、高尔夫球场等空旷场所和一些水上游乐场。
户外遭遇雷雨天气如何应对:
1.在户外遇到雷电时,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比周围其他事物高,也不宜快速骑摩托、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2.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
3.如果雷电已经来到头顶,在附近低洼处蹲下,注意双腿并拢,背要平,头要低下。
4.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洪水洪水来临时,救生物品有哪些?
①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
②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
③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
④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
遭遇洪水如何选择逃生路线?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会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在城市,如果连降大雨,应当注意防止城市内涝所造成的车库等低洼地带渍水。行人行走或车辆出行时,应避开危墙、危险区域,注意人身、车辆安全。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6.洪水过后,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徒步通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逃生时不要沿着行洪道的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7.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落水后如何自救?
1“水母漂”最省体力网络配图
落水瞬间,人的大脑会一片空白,四肢不自觉地乱动,很多人拼命挣扎,大喊大叫。殊不知,这样浪费体力反而会导致溺亡。专家提醒,在水中求生一定要有信心,做到镇定、忍耐,调整呼吸,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等待救援者的到来。
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
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回复漂浮姿势。
2踩水此外,还可以“踩水”。基本要点是身体保持直立,头颈露出水面,两手做摇橹划水助浮,两腿在水中分别蹬踏划圆,如同烹饪时的搅蛋动作。
3利用长袖衣如果是天生“旱鸭子”,可利用衣服自救。例如穿着长袖衣,在水面吸气后低头将气由上衣衣襟吹入衣内,双手抓紧衣襟,防止空气外泄,可在衣服肩背部形成气囊。还可以将拉链、扣子完全扣上,一手将衣服下摆拉出水面,另一手将水花拍打至衣服内充气。
4利用裤子如果上衣无袖,可利用裤子。漂浮姿势下拉裤脚或摆动双腿,将裤子脱下,将裤管末端绑在一起,一手将裤腰提出水面,另一手向裤管内拍打水花,将空气充满裤管做成气囊。或者将裤管打结后,双手各抓住裤腰的一边,将裤子置于头后方,双手自头后方向前扑,为其充气。
防疫灾后如何消毒防疫
网络配图
1、加强环境消毒。对受淹的室内地面、墙壁及物品应进行及时消毒,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应随时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确保重点场所及时消毒。暴露的粪便、排泄物要及时处理、消毒,防止污染扩散。
3、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