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市场 > 桂林名人名事

桂林名人名事

发布时间:2018-4-12 20:49:37   点击数:

 1、吕调阳(~),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广西临桂人(今桂林城南文昌门外)。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明嘉靖29年()廷试一甲第二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次辅)、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等。留京近30年,以廉正闻名。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撰有《佛塔寺碑》、《全州建库楼记》、《勘定古田序》、《奉国中尉约畲墓志铭》等碑。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2、蒋冕(~)明朝大臣。字敬之,广西全州人。成化十三年()举乡试第一。10年后进士,选庶吉士。后接翰林院编修。正德年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弘治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后,随武宗南下。旋升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三年()二月,任内阁首辅。著有《湘皋集》、《琼瑰录》等。蒋冕之兄蒋昪(公元—年)字诚之,号梅轩。明朝成化年间户部尚书。老大蒋昪做南京陪都的宰相,老二蒋冕做北京的宰相,兄弟二宰相。   3、李宗仁(-)军事家,原国民政府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字德邻。临桂两江人。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西征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年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辕主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年在周恩来安排下毅然回国。年1月30日病逝于北京。   4、白崇禧(-)字健生,回族,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陆军一级上将。年飞往台湾,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榕湖饭店大门内北侧有其公馆。   5、张澯(公元1461-),字仲湜,别号泾川,广西平南县平南镇人,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是明朝南京户部尚书张廷纶的次子。17岁就成为成化十五年(公元1478年)戊戌科进士,朝廷仅有的6个部中,竟连任礼部、户部、吏部和兵部尚书(正二品)的中央要职,宦阶二品,因此人称他为“四部尚书”。又因从元朝他的高祖张秀实中举开始,直到明嘉靖末年,科第连绵,加上其父亲也是当朝进士出身和户部尚书,所以又有“父子进士”、“父子尚书”和“一门两尚书,八代中科甲”之誉,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1515起定居全州。   6、王世则,桂林永福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癸未科状元。是中国历史上两科殿试都中状元的第一人,人称“连科状元”。   7、武状元李珙,永福毛洞古河(今堡里)人,宋大观元年(年)武科状元,拜邕州团练使,总制岭南十二兵马。同治四年()榜眼于建章,永福人。   8、舒应龙(?-)字时见,号中阳,广西全州人。嘉靖41年()进士,由知县历部郎,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正二品),改留都南京兵部尚书。万历二十年(),召入京为工部尚书,总理河道。不久,回工部管事,加太子太保,二十三年被革职为民。万历39年为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万历43年4月28日卒于家。   9、谢赐履(—年),全州龙水镇桥渡村人。20岁与父同时中举。康熙54年升任水平知府,谢赐履勤政爱民,历任政绩卓著,不断升级,最后升至山东巡抚(从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清代桂籍中第一个担任封疆大员的。   10、陈宏谋(--),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清代雍正元年()年春,中恩科试第一名举人。乾隆帝的重臣东阁大学士。先后任甘、晋、陕、鄂、赣、闽、湘、苏两省巡抚,两广、湖广总督(正二品)。故里为诸峰环绕,“风水”传说颇多。家族世代功名不断,五代连科翰林连袂,自陈宏谋起的年间,陈氏家族科甲曾有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进士4名、解元2名、举人26人、贡生9人、凡35人。   11、蒋琦龄(公元—年),字申甫,广西全州龙水镇龙水村人。道光庚子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九江、汉中、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翰林、顺天府尹(相当今北京市委书记,正三品)。有《空青水碧斋诗集》。   12、陈瑶字仲华,广西全州人。成化八年(公元年)进士,初任萧山、万载二令,升御史,立朝刚介,不避权贵。巡按陕西、四川两省,甚有政绩,官至佥都御史(正四品),巡抚辽东(从二品)。   13、河道总督蒋啟剔:(—)字明叔,全州龙水镇人,蒋琦龄之父,27岁中进士。河道总督无地方责,授衔视巡抚。河道总督为正二品。   14、蒋淦(~)字汝洁,明代广西全州升乡人。正德六年()进士。嘉靖三年()以兵部郎中出知浙江严州府(治今建德)。嘉靖十五年任广东按察使。嘉靖十七年升江西布政使(从二品)。历任浙江布政使、顺天府(治今北京)尹、工部侍郎等职。建议均徭役、省民力、抚恤贫民。病逝于北京。   15、总统府秘书长马君武(-)桂林人,生于恭城。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爱国诗人。早年就读于体用学堂,后留学日本和德国,是中国留学生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追随孙中山先生,先后任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长、上海大夏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广西大学等校校长。学识渊博,懂英、法、德、日四种外语,翻译过许多世界名著和工程技术等专著,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我国培养造就人才作出了贡献。   16、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从二品),病故于家中。   17、曹邺(约~)唐代诗人。字业之。桂林阳朔人。唐大中四年()中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礼部郎中、吏部郎中、洋州刺史。其诗多吟咏故乡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乡土气息浓郁,如《题广福岩》、《东郎山》、《西郎山》、《东洲》、《迁居桂林寄阳朔友人》等。其故居在阳朔县城北面的龙头山和北鹿山之间。后人在其故居处修造了曹公祠堂、曹公书院。有诗集3卷,后只存2卷,《全唐诗》收其诗首。   18、李天佑,年生,临桂六塘镇人。年入桂军当兵。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任八路军第师旅团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第旅副旅长、代理旅长。年赴苏联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年3月回到延安。历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第四野战军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历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石觉(8~年)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瓮潭村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军排长、副中队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十三军军长、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及热河省保安司令、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湘沪防卫司令部司令官、上海防守司令。到台湾后,金门防卫司令官、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晋级为陆军二级上将,年7月,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年7月,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中国国民党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国民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年9月23日卒于台北市。抗日战争参加南口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中、长衡会战和对日军反攻作战。   20、赵观文,生卒年待考。唐代广西第一个状元。桂州临桂(今桂林芦笛路飞鸾村)人。官翰林院侍讲。唐乾宁二年()赵观文被钦定第一,高中状元。清人于凌汉等人在其家乡立"赵状元故里"石碑,策励后进,以垂永久。   21、张建勋(~)清代状元。字季端。临桂人。出生书香门第,清光绪十五年()状元及第,历任翰林院修撰、云南乡试主考官、侍读、提督云南学政、黑龙江提学兼民政使。从政期间,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教育。光绪二十年(),在云南敷陈教化,倡明地方之学,开风气之先。工诗文,尤善书法,曾到日本考察学务,书法备受日本书法名流推崇。著有《愉谷诗稿》。   22、包裕(~?)字好问。广西桂林临桂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历任抚州推官、监察御史、贵州巡按、云南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佥事等职。在抚州时,郡无冤狱,时人称为"小包"。撰有《重修广西省城碑记》、《桂林五贤祠记》、《永济桥记》、《重修怡云亭记》、《重修临桂县治记》等碑文。平日居家以诗酒自娱,闲暇时邀集地方官吏冯镐、陈崇德、管琪、周进隆等畅游题咏,在伏波山、月牙山、南溪山、虞山、华景洞等处有题诗、题记。其诗文多被收录于《三管英灵集》、《粤西诗载》、《粤西文载》中。著有《拙庵稿》。   23、李任仁(~)字重毅。临桂会仙圩唐边村人。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年出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年出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年任广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兼广西建设研究会常务委员,筹建桂林文化供应社和广西宪政协进会。年9月,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年后,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政委员会委员、广西省政府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主任委员等职。   24、赵毅衡: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年5月10日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年获得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助教,助研;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Reader)。写有数十部(篇)中英文著作,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   25、石耀霖:地球物理学家。年11月27日生于广西桂林。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在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将地质学、地震学及比较行星学有机联系起来,考虑变形、孔隙流体和热传递复杂耦合作用,从而在地球动力学定量化模拟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开拓了地热构造学研究方向。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6、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丙寅科状元及第。至天祐三年,终取状元入仕。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全唐诗》有存诗数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有补诗四首、断句一联。裴说之弟裴谐,两人同年进士及第。裴谐官至桂岭摄令,亦善诗。   27、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桂林人,历任南北统一内阁司法总长秘书、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是享誉国内外的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发表过大量有影响的著作。   28、唐景崧(~3)字维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年成立景军,开赴西线作战。中法战争后历任福建台湾道、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从二品)。清朝割弃台湾后,被军民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领导台湾军民抗日。此后回桂林闲居。晚年热心戏曲改革,首创桂剧。著有《请缨日记》、《诗畴》、《迷拾》、《寄闲吟馆诗存》、《看棋亭杂剧》等书。   29、周启运,字景垣,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人。道光丙戌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直隶按察使。在任江宁盐巡道兼江宁布政使,同时护理巡抚并代办两江总督、直隶按察使。一品官布政使周廷揆,同治四年中乙丑科进士。历署川南、建昌,川北道,尔后又补川南,永宁道。   30、吴中柱,广西兴安人,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常委、点检委员长、北伐军中将。   31、唐介(—),字子方,兴安县高尚镇人。一说为江陵(今属湖北)人。其父唐拱,曾在福建漳州做官。进士。曾任武陵(浙江余杭县)尉、源江(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等职。升为潭州(长沙)通判,并转复州(湖北沔阳)太守,接着又升为殿中侍御史。后任守扬州太守、江东转运使、度支副使、知谏院、洪州(南昌)太守、河北都转运使、瀛州知府等职。神宗继位后,又以他为三司使、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曾公亮、王安石共同执掌大政。   32、周祖晃(~),字敬生,中将。广西临桂县渡头宿棠村人。早年考入桂林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中学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年任第7军副军长。有“桂系宿将”之称,年10月,抗战后任第7军(桂系王牌)中将军长,28年春任46军军长,不久升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   33、张建勋,广西临桂人。字季端,号愉谷。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卒于民国二年()。清光绪十五年()状元。   34、龙启瑞(一)字翰臣,广西临桂人。道光2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作有《寒松阁谈艺琐录、粤西先哲书画集序》。著有《经籍举要》(袁昶增订,光绪癸巳仲冬重刊於中江讲院),为国学书目举要之先行者。   35、刘福姚,生卒年待考。字伯棠,一字伯崇,号忍庵,一号守勤。广西桂林人。清光绪八年()举人,十五年()任内阁中书,十八年()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   36、张一气,平乐源头镇九洞村人。年(清光绪四年)生,年,考入广西高等巡警学校,年被选为省议员,后又被选为副议长。年,李宗仁决定用文人治理政府。推举张任广西省政府省长。同年7月,通过议会选举后当任。年初张云逸省长邀请出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后被选为省人民协商会议副主席,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于年9月8日逝世。

赞赏

长按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sc/7709.html

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