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街道:
壮大特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助力振兴乡村
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再加上双坝、小舟、八角、花厅、桂花等村(社区)以浅丘为主的坝地优势,土质肥沃、松软透气,这一系列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桂林街道蔬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源头管控春季的辣椒、四季豆,夏季的苦瓜、黄瓜,冬季的莴笋、儿菜......除了每年八九月份短暂的休耕期,在其他时间段,每天都能看见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货车从桂林蔬菜基地开出,它们的目的地是重庆、成都甚至山东、深圳等省市。
“每年会来10到20次,一次能运走25吨。潼南的萝卜又大又脆又好吃,在辽宁挺受欢迎。”辽宁的蔬菜经销商王龙说,他们会将萝卜拉到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蔬菜柜台。
不仅供应国内市场,潼南萝卜还远销至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是朋友介绍我们过来的,潼南萝卜品质确实很不错。”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某出口贸易公司销售经理张智祥介绍说,他们装车的32吨白萝卜将经由满洲里市,出口到俄罗斯。
萝卜们“出国旅行”的始发地是位于桂林蔬菜基地里的各个蔬菜集散点。农户们将地里采摘的萝卜装上三轮车,直接运到这里,经过流水线的清洗、包装、装箱,再送上冷藏物流货运车。
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首要在于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在桂林街道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打开“残留农药测试仪”,剪取一片萝卜切片放到烧杯里,再用移液枪取一管试剂注入烧杯,放置3分钟后,就能够得到检测结果。
此外,桂林街道还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技术人员对蔬菜基地的农药和农资进行不定期检查,从源头上抓蔬菜生产;组织农技培训,加强基地农技人员对蔬菜种植技术的学习。通过产前预防、产中监督,产后检测,全力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产销机制作为全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多年来,桂林街道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生产基地,发展产销一体经营,有的合作社规模达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
“我们合作社的种植面积有多亩,现有社员户。”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平说,社员种的蔬菜,都将由他们负责找销售渠道,相比村民们自己去市场买,价格会高一些。
社员黄秀珍今年种了8亩萝卜,“合作社找人来帮我拔,再装车送到集散点。”黄嬢嬢说,不仅省了很多事,连工人的工钱都不用出一分。
成立于年的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严抓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人才技术,先后获得获得绿色食品A级证书、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识使用权,还取得白萝卜等蔬菜的出口资质。
在此基础上,刘世平成立了重庆地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合作社,贫困户、农户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固定股本分红、就业工资收入等,长期为附近村民提供近人的就业岗位,月平均工资达元。
公司负责菜品的收购、存储、包装、销售等工作;合作社负责落实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以及农资领发、菜品集货等工作;农户则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三位一体”的生产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走向体系化。
打造“一村一品”截至目前,桂林街道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稳定,高何、梨树等社区集体经济盈利超过3万元。在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双坝社区,家家户户自己种地,一亩地产值上万,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余元,稳居全区前列。
“白萝卜一年两季”“茄子+白菜”“辣椒+苦瓜”“糯玉米+豇豆”等精品蔬菜轮作种植、套种模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农作物持续高产利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除了继续发展蔬菜产业,桂林街道还在高庙、半坡、梨树等山地村发展柠檬余亩、香桃余亩、花椒余亩。秉持“绿色农业、质量兴农”理念,桂林街道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特色。
蔬菜基地内的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得到逐年完善,科技种菜的理念不断更新,大棚消雾转光膜、防虫网、遮阳网等新设施广泛运用,嫁接育苗、喷滴微灌等新技术不断采用,蔬菜产量也大大增加。
扮靓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桂林街道投资万元在双坝社区、小舟村建成2家蔬菜尾菜处理厂、6家秸秆加工厂,实施尾菜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尾菜、秸秆,有效解决蔬菜基地面源污染问题。
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对人居环境也开始重视起来,去年底,桂林街道通过积极走访,在了解到村民们对生活环境提升的需求后,立即着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通过“厕所革命”普及水冲式厕所,通过“庭院提升行动”提升住房的居住功能、建筑风貌,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让农房既好用又好看,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居住条件变好了,住着也舒心。在桂林街道,不仅看到了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村舍环境的逐步改善,更感受到了村民精神状态和乡风的改变。
打好“特色牌”唱好“融合戏”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实现富民增收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交上合格答卷
期待咱们下一期
梓潼街道吧!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区传媒集团
记者:唐苠涵刘锦
编辑:李珊珊
责编:付瑜
审核:米照奎邓雪梅
稿件征集邮箱:tongnanwei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