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军工程大学
陆军工程大学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于年调整组建而成。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校本部坐落于江苏南京,设有通信工程学院、野战工程学院、指挥控制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研究生院5个内设学院,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和训练基地(江苏徐州)。
陆军工程大学是我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综合性工程大学。该校以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外军留学生教育为主要培训类型,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主要承担陆军信息保障、工程兵、装备保障等专业领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无人作战、大数据等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任务,以及陆航飞行员、航空机务生长军官本科基础教育任务,培训总规模全军第一。
陆军工程大学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3个;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军队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拥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多个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评估结果为A-。
陆军工程大学开设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工程、信息安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雷达工程、导弹工程、无人系统工程等近50个本科专业(含7个人防本科专业)。
二、陆军装甲兵学院
陆军装甲兵学院于年7月由原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调整组建,辖院本部、蚌埠校区和士官学校。院本部地处北京卢沟桥畔,前身是年在哈尔滨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蚌埠校区地处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前身是年在天津成立的坦克学校;士官学校地处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年在长春组建的第三战车编练基地。
陆军装甲兵学院主要承担装甲兵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生长军官任职培训、现职军官任职培训、现职军官轮训、士官培训、研究生教育、文职人员培训和外军留学生培训等培训任务,同时承担陆军武器装备科研任务,是装甲兵指技俱精主战人才培养基地、军事理论和技术创新基地、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研究与试验基地,被誉为“陆战之王的摇篮”。
陆军装甲兵学院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联合建设的部队研究生工作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予权,在2个军事领域和4个工程类别分别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
陆军装甲兵学院开设并招收的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装甲车辆工程、作战指挥、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无人系统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仿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侦察情报、装备保障工程、装备再制造工程等。
三、陆军步兵学院
陆军步兵学院由南昌陆军学院和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于年合并组建而成。南昌陆军学院源于建军初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前身是年8月组建的华中军政大学江西分校;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的前身是年成立的晋察冀抗日军政干校和年成立的军委装甲兵学院。校本部位于江西南昌,在河北石家庄设立校区。
陆军步兵学院是培养步兵初级指挥军官的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承担陆军步兵初级指挥军官、合成营参谋军官、军事学研究生、外军初级指挥与参谋军官等的培养任务,素有“将军摇篮”的美誉。
陆军步兵学院有军事指挥、军事装备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教育开设作战指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装甲车辆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等4个专业,涵盖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空中突击步兵、轻型高机动步兵、山地步兵、警卫勤务、摩托化步兵营属炮兵、机械化步兵营属炮兵、机械化步兵侦察分队指挥等9个首次任职方向。
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由原陆军军官学院、南京炮兵学院、防空兵学院、沈阳炮兵学院于年7月调整组建,院本部设在安徽合肥,下设南京校区、郑州校区和士官学校(沈阳)。原陆军军官学院前身是组建于年的炮兵技术学院,后经合肥炮兵学院、炮兵学院、陆军军官学院四个时期;南京校区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抗大四分校”,年3月扩建为华东野战军特纵特科学校;郑州校区前身为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学校;士官学校(原沈阳炮兵学院)前身是我军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以承担陆军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培养任务为主体,主要面向步兵、炮兵、防空兵和装甲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同时还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建有2个军队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开设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无人系统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工程、导弹工程等21个本科专业(方向)。
五、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由原特种作战学院和桂林综合训练基地于年7月合并组建。原特种作战学院前身是年7月成立的解放军体育学校,年和国际关系学院侦察与特种作战专业合并组建特种作战学院。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前身为年6月桂林步兵学校。校本部位于广西桂林,在桂林、广州、衡阳、株洲共设8个营区。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特种作战、情报侦察领域的高等教育院校,面向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培养特种作战、情报侦察领域军官和士官,承担全军狙击作战、军事体育领域人才培养任务,是全军侦察特战人才培养基地、全军高中级狙击手培训中心、全军军事体育人才培训中心、特种作战理论和战法训法研创中心。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按照战术、指挥、训练等3个学科领域,区分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和军事体育4个专业领域构建体系,拥有军事硕士、体育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开设作战指挥(特种作战分队指挥、侦察分队指挥、陆战分队指挥、空降分队指挥)、侦察情报(侦察分队指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特种作战分队指挥、侦察分队指挥)等3个专业。
六、陆军边海防学院
陆军边海防学院以原边防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训练基地、昆明综合训练基地为基础,于年7月转型重塑组建。院本部坐落于陕西西安,设有乌鲁木齐、昆明两个校区。原边防学院前身是年7月在山西兴县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
陆军边海防学院是全国全军唯一边海防高等教育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陆军边海防部队基层指挥军官和少数民族指挥军官,是我军边海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边海防理论研究创新基地、边海防精神文化弘扬中心和边海防对外交流合作窗口。
陆军边海防学院现开设并招收指挥信息系统工程、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作战指挥4个本科专业。
七、陆军防化学院
陆军防化学院的前身是军委化学兵学校,年由毛主席、周总理批准成立。学院坐落于北京昌平。
陆军防化学院是全军唯一的培养防化指挥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型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中、初级防化指挥军官和中、高级防化工程技术军官的任务,是全军防化人才培养基地、军队防化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和军队核生化应急技术支持中心、国际核生化安全交流窗口,被誉为“防化兵摇篮”。
陆军防化学院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硕士授予点、5个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和3个军事专业硕士授权点。开设有作战指挥(防化分队指挥、烟火分队指挥),化学(核生化防护技术),生物技术(核生化防护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生化防护技术),装备保障工程(防化装备技术)等本科专业(方向)。
八、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前身是年在晋南成立的西北军区后勤学校摩托科,以此为基础年在兰州成立第一汽车学校,年迁至天津市东局子。年6月转隶陆军,与原镇江船艇学院、原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和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组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下设院本部(天津市)、镇江校区(江苏镇江)、汽车士官学校(安徽蚌埠)和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天津市)。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是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全军军事交通运输领域最高学府,主要承担军交运输、国防交通、车辆船艇和军事物流四大领域的指挥、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任务。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设有军事后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军队、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开设的本科专业(方向)主要包括:机械工程(运输投送指挥、运输投送装卸保障),车辆工程(车辆装备保障、汽车分队指挥),航海技术(舰艇航通指挥),轮机工程(舰艇机电指挥),作战指挥(船艇指挥、汽车分队指挥),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军事物流管理)。
九、陆军勤务学院
陆军勤务学院以原后勤工程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为基础,于年合并组建而成,校本部位于重庆。原后勤工程学院成立于年11月,以河南新乡第三军械预备学校为基础,历经多次调整组建,年恢复后勤工程学院校名。原军事经济学院于年7月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初为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年定名为军事经济学院。
陆军勤务学院是一所立足陆军、面向全军,教学、科研、服务一体,指挥、管理、技术融合的后勤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是全军后勤通用人才培养基地、军队后勤科技创新阵地、陆军后勤建设研究智库、部队勤务保障服务平台、军事勤务文化传承高地、对外勤务合作交流窗口,主要承担后勤综合业务、后勤基层管理、油料勤务、军需勤务、军事设施勤务、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财务审计等领域的本科、任职培训、研究生教育、士官培训、文职人员培训、外军留学人员培训以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干部培训等任务。
陆军勤务学院拥有15个国家、军队(省部)级研发中心,8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科研条件实验室,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军队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后勤保障、后勤管理、物联网),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军事、审计、会计、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程管理)。
陆军勤务学院开设并招收的本科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军需勤务分队指挥、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后勤综合勤务),军事能源工程(油料勤务分队指挥),化学(油料勤务分队指挥),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油料勤务分队指挥),军事设施工程,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土木工程,作战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物联网工程(军事物流管理、后勤综合勤务)、物流管理与工程(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后勤综合勤务)等。
注:当前,各院校年招生计划均未公布,部分院校未公布年录取分数。因此,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数据为近三年代表性数据。本文信息及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研究生招生网、中国军网、军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