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地点 > 桂林概况九明代藩王文化

桂林概况九明代藩王文化

发布时间:2021-4-17 19:20:59   点击数: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5629.html

桂林概况(九)明代藩王文化

桂林古称始安,唐代始称桂州,南宋改称静江,明洪武五年(年)改名桂林,从此正式确定了桂林的名称并沿用至今。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不久,便在洪武三年(年)册封朱氏子弟为王。明朝分封以地名为王号,故于同日封其侄孙朱守谦于桂林,取元代袭用之“静江府”谐音为名称靖江王。洪武五年(年),开始在元顺帝潜邸万寿殿的基础上改建靖江王府,洪武九年(年)竣工,朱守谦正式就藩桂林,开启了桂林明

代藩王文化。

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按理侄孙是不能分封为藩王的,但是朱守谦的祖父朱兴隆是朱元璋的胞兄,因此作为朱兴隆唯一的血脉的朱守谦,以侄孙封郡王。靖江王由此成为明代所分封的数十个藩王中地位最为特殊的藩王。朱守谦作为郡王在经济待遇上比亲王低一个档次,但又高于其他郡王;在军事特权上不及亲王,但又大于其他郡王;而在官属、王府等方面按亲王级别建制,与亲王一样都“独拥一国”。朱守谦首封靖江王时得授金册、金宝;在洪武三十五年(年)八月成祖登极后亦授予朱赞仪金册、金宝,但制如郡王之册宝;及永乐九年(年)朱佐敬袭位时初给银印,低于郡王,宣德中改用金涂,与郡王等同,但册一直是金册。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

而朱守谦之后,靖江王被明确定格为旁枝郡王,但靖江王同亲王一样拥有一国,并需要基本按《祖训录》来约束自己,不触犯藩禁而被废。从第二代靖江王王朱赞仁在桂林袭封王位开始,靖江王按“赞佐札规约,经邦任展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的世系在桂林代代相传。

靖江王存世年,传11代,14王,是朱明王朝传世时间最长的藩王。到清初顺治七年(年),清定南王孔有德攻入桂林,靖江王国历史随之终结。

初代靖江王

靖江王国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文正为二世,首膺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为三世。南昌王朱兴隆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兄,元至正四年(年)死于灾荒。朱元璋共有三兄,均早逝,唯朱兴隆留下后代。洪武元年(年)朱元璋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列祀家庙,后诏祀为靖江王始祖。

靖江王朱守谦,幼名铁柱,生于至正二十一年(年)。父亲大都督朱文正被黜时,铁柱已知事。朱元璋育之宫中,教训甚笃。洪武元年更其名为炜,后又改名守谦。洪武三年分封诸王,守谦封地静江府为岭西重镇,洪武五年(年)更名桂林。靖江王府于桂林城中独秀峰下,立宫宇庙社数百间,外以高城周垣相护,气势非凡。在军政权力、官属规制、护卫甲兵、采禄赏赐、册宝仪仗等方面均与朱元璋诸子一视同仁。朱守谦初并不愿就封,经马皇后劝慰才于洪武九年(年)十月成行。

朱守谦抵达桂林就封时年已十五岁,多年皇族生涯成长下的朱守谦,离开京城长辈的教育束缚,在桂林唯我独尊,不谨宪度,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百姓甚苦。而王府相府官又仗势欺凌广西护卫指挥耿良,以至官民上下纷纷上呈怨愤。洪武十三年(年)朱元璋将朱守谦召回京师戒谕。朱守谦竟作诗讥刺,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朱元璋得知怒而废其为庶人,将其送回安徽凤阳老家种田,希望其知道辛苦艰难而有所悔改,并命儒臣编辑藩代事迹为《昭鉴录》教戒。

七年后,朱元璋将朱守谦徙镇云南,赐以玺书谆谆教诲,让其时时警惕谨慎。但朱守谦到云南后,奢纵淫佚复旧,掠杀无辜,贪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又以大理印行令旨,遣人往谕百夷,结果使者被百夷污辱。朱元璋只得又将其召回,仍安置于凤阳,而朱守谦横咨如故,强取牧马,暴扰一乡。再召至京师,鞭笞后禁锢起来。成为洪武时期唯一被废的藩王。洪武二十五年(年)正月,朱守谦在关押中病死,最后被葬在紫金山麓。

靖江藩王谱系

朱元璋子孙众多,恐怕命名重复,因此为东宫及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字为一世。靖江王世系用字是“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到明末靖江王国灭亡,靖江王传至“亨”字辈。明朝规制,藩王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无嫡子方得以庶长子继承。如嫡庶皆无,则以亲缘最近者继承,但代次重新计算。进十一世靖江王朱任晟就是在第十二世靖江王朱履焘无子而薨的情况下以叔父进封靖江王的(表1)。

表1明代藩王谱系表

明末“监国”朱亨嘉

崇祯十七年(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年六月,清军攻陷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唐王朱聿键随即在福建省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朱聿键派行人司行人王龙贲颁诏于桂林,十三世靖江王朱亨嘉在属官孙金鼎的蛊惑下拒不接受,并认为当年先祖就封时被赐予东宫仪仗,现今皇室无人,靖江王岂不就是东宫!竟生起了“太子监国”的野心。八月三日,在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推官顾奕、临桂知县史其文等人的拥立下,朱亨嘉在靖江王府宣布“监国”。

八月六日,朱亨嘉遣桂平道井济前往梧州促请瞿式耜到桂林就任巡抚,但瞿式耜认为朱亨嘉论序不当立,拒不赴桂,且让狼兵不听朱亨嘉调令。杨国威虽是广西总兵,调兵却需要巡抚的印信。朱亨嘉没办法,只好在八月十五日亲率一千护兵和五百宗兵从桂林乘船顺漓江而下到梧州劝服瞿式耜,而瞿式耜拒不朝见。八月十九日,朱亨嘉设计将瞿式耜捉拿,送回桂林王府软禁,同时夺取了巡抚敕印。

踌躇满志的朱亨嘉还打算到广东肇庆的两广总督府,与总督丁魁楚商议行事。这丁魁楚原本是答应拥戴朱亨嘉的,但是因为朱聿键已经先期称帝,所以就奉了朱聿键的命令,不再拥戴朱亨嘉了,朱亨嘉却还蒙在鼓里。九月初,丁魁楚奉朱聿键的诏令,派参将何兆宁迎击朱亨嘉,以火攻将朱亨嘉击退。朱亨嘉派孙金鼎往浔梧参将陈邦傅处求援,孙金鼎反被陈邦傅灌醉,投江溺死。九月中,两广总督丁魁楚亲率战船溯西江而上,在梧州将朱亨嘉打得全军覆没,朱亨嘉仅与前锋严关凤等带数十人驾小塘舟逃脱,转从五屯所、永安、荔浦一带山路连夜奔回桂林。十月九日,丁魁楚命令陈邦傅及赵千驷、严遵诏、马吉翔等攻桂林。十月十二日,朱亨嘉料知不敌,将瞿式耜放出并请他调解。但瞿式耜竟然会同中军官焦琏将朱亨嘉及其死党杨国威、顾奕、史其文等人擒住,即日打造囚车押送福建。次年二月,朱亨嘉等被送至福建建宁隆武帝行在。隆武帝命将朱亨嘉废为庶人,囚禁于连江,杨国威、顾奕、史其文等戮于市。四月,朱聿键派锦衣卫王之臣将朱亨嘉秘密缢死,托言暴于疾。

“末代哀王”朱亨歅

朱亨嘉失败后,被关押的朱亨歅得以放出囚笼。大约在当年十二月左右,隆武帝派广西试臣陈天定、林明兴授予朱亨歅册命冕服,立为靖江王。虽然这时候清朝已经定都北京并且已经控制了中国大部分疆域,南明政权已经沦为地方政权,但朱亨歅这位由南明隆武帝册封的靖江王在桂林仍然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靖江王,在其后的四年里他的封地桂林仍然是明朝的版图。

清顺治三年(年)八月,隆武帝在福建汀州被俘,后被清军杀死,南明隆武帝政权灭亡。十一月,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抚王化澄等拥立明神宗之孙朱由榔为帝,建都广东肇庆,年号“永历”。清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年)正月十六日,在瞿式耜的护送下,永历帝从桂平转往桂林,驻于靖江王府。不久平乐被清军攻占,永历帝意欲转往湖南武岗投奔总兵刘承胤。瞿式耜曾极力劝阻,但是永历帝去意坚决,瞿式耜自愿留守桂林。在经历了十六年的东奔西走后,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六年,年)四月,永历帝终于被明朝叛将吴三桂从缅甸捉到云南昆明杀害,南明政权彻底覆灭。

与永历帝四处逃亡形成鲜明对比,朱亨歅则从未离开过桂林。由于他为人仁厚、力主抗清,得到了瞿式耜的拥戴。由于有瞿式耜和靖江王朱亨歅坐镇,桂林成为南明抗清的中流砥柱。清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年)起曾三次击退清军,但到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年)十一月,孔有德再次率清军从湖南进攻桂林,南明军兵败逃散,但桂林留守瞿式耜和靖江王朱亨歅不肯出城,与从前线返回的广西巡抚张同敞一起被清军俘虏。清定南王孔有德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无效,遂将朱亨歅父子缢死在西门外民房中,并将瞿式耜、张同敞杀害于叠彩山风洞前。

靖江王后人

十三世靖江王朱亨嘉称“监国”于桂林不久被抓走杀戮之后,其幼子朱若极由陪伴的青年宦官带至全州湘山寺一起出家为僧,宦官取名喝涛,朱若极也改名石涛。

湘山寺的主持旅庵,佛学渊博,精于书法诗文,喝涛、石涛师兄弟一起向这位师父学画,一直勤奋刻苦。有小成之后,石涛外出游学,渡潇湘,过洞庭,到岳阳,上武昌,在武昌一带逗留数年。十七岁绘成的一本《山水花卉图册》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为目前所知石涛最早纪年作品。康熙三年(年)石涛由武昌东下,先抵庐山,次年东下江浙,先后在松江,宣城,歙县等处游历山水,与各地文人结识,绘画甚多,画技大进,在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声名鹊起。

清康熙二十三年(年)康熙帝首次南巡,驻跸南京,巡幸长干寺时,正在南京的43岁石涛与寺中僧众一起接驾,其书画得到赏识。以后,石涛曾准备北上京师,然又在扬州停留两年。康熙二十八年(年),康熙第二次南巡到扬州,石涛于扬州平山堂见驾,当年应康熙的邀约随皇家宗室辅国大将军博尔都到了北京。京师三年,石涛的画好、诗好,有创意,出新格,在王侯世家中深受欢迎。康熙三十一年(年)五十二岁的石涛在秋天返回南方。晚年定居扬州。

石涛一生创作了大量精湛的作品,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被誉为一代宗师,开拓了抑郁浑雄、笔墨洒脱的画风,与“八大山人”齐名,对“扬州八怪”及近代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影响甚大。石涛画中除了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之外,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也为人注意。石涛曾有两个古怪别号:苦瓜和尚,瞎尊者。苦瓜怎解?石涛双目明亮,又何以称瞎尊者?传说版本很多。一种说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红,寓意身在满清,心记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为失去明朝。都暗喻作为明末王族后裔的苦闷无奈。

末代靖江王被夺国之后,朱氏子孙四散隐居,为了生活而苦苦挣扎。其后一些家族凭借文化底蕴逐渐通过求学而重新崛起。其中首位科举入仕者是康熙三十八年(年)的举人朱若逊,尽管位小,但朱家已奔走相告。以后朱家可谓“魁星高照”,如康熙时期朱亨衍一家,更是“三代四功名,子孙三进士。”也有经商行贾的。如辅国将军朱任霡的后裔远到南海行商,代代兴隆,且多行善事,商贾得到发展。而近现代的佼佼者要数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第十六世孙朱荫龙。朱荫龙生于年,字琴可,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其工于诗文词赋,博学多才,喜结文士,有古孟尝遗风,有“桂林才子”之誉。民国年间先后交往的有黄公健、章士钊、李任仁、龙积之、林素、盛飞、白鹏飞、任中敏、万武、苏康甲、徐铸成、沈雁冰等。其间与柳亚子曾几度共同筹划开展有关南明史研究,并与柳亚子联名发表《南明史编撰意见书》,撰定条目,搜寻史料。不料因日寇轰炸,辛苦觅得的史稿及历年耗资搜集得的石涛真迹于游离时丧失殆尽。年广西解放后,朱荫龙曾任桂林市一届各界人士会议特邀代表。年任广西大学教授。年离开桂林任山西大学教授。年逝于太原,终年仅四十八岁。朱荫龙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留下的主要著作有《敦煌曲子词研究》《石涛研究》《南明史论集》等。

自从明朝在桂林建立藩国之后,靖江王子孙就在桂林迅速开枝散叶。数百年后,如今靖江王的后裔已经遍布西南五省,最远的族人甚至到达了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仅生活在桂林市域的就已超过6万人。目前,在世的靖江王后裔当中,年纪最长的是第一代靖江王的17世孙,而最年轻的第一代靖江王的24世孙也已降生。缅怀先人,靖江王的子孙们早在明朝时就在当时的通钱巷内修建了第一座朱氏祠堂,并将祠堂落成的那一天定为家族集体祭祖的日子。明亡后靖江王后裔隐姓埋名,直到乾隆盛世中年才敢抛头露面,重新开始祭祖。因靖江祭陵文化“别处绝迹桂林有”,引起文化人浓厚的兴趣,抗战文化城时期文人聚集桂林的年,柳亚子、田汉、何香凝等在靖江王传人朱荫龙陪同下曾参加了祭陵活动。

历经数百年时代更迭,而今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无需召集,朱氏后裔们各支仍会遵照传统族规,派代表自发赶往王陵进行祭祀。不能亲临王陵的族人,也会在当地的祠堂里完成祭祀仪式。随着人口的日益壮大,朱氏后裔的祭祀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在年前后,参与祭祖的族人甚至达到万人之巨。

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于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务院批准的桂林市总体规划将靖江王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公园,是全国5A级景区。靖江王是明代所分封的数十个藩王中地位最为特殊的藩王,在明朝数十个王府中,靖江王府既是建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也是建筑规制最特殊、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王府。靖江王府是明代藩封制度的重要见证,王府内还保存有南朝至民国各个时期的文物遗存,是桂林历史文物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点。靖江王府作为明朝藩王府使用的时间长达年,靖江王府是我国明代25座藩王府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代藩王府,作为明朝藩王府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靖江王府是仅有的一个。现在的靖江王府除保存有明代的建筑遗存外,还保存有清代、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遗存。

王府布局中轴对称,东西南北各开一门,前朝后寝。城外设拦马墙,墙与城之间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左祖右社,现建筑遗迹不存。虽两经战火,楼台亭阁两度化为瓦砾,但城池仍始终保持完好;承运门、承运殿、王宫门、王宫的台基却奇迹般地完整保存下来;独秀峰摩崖石刻无一损伤,靖江王府御花园风韵犹存。虽然地面建筑无存,但其承运殿须弥座、承运门须弥座、宫城城墙、四门城座、月牙池、独秀峰石刻等保存至今,可谓王府宫城骨架尚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里唯一明代王府遗址。

王宫之后为王府花园遗址,独秀峰位于花园正中。山东南脚有读书岩,系南朝著名文学家、始安郡守颜延之公余读书之处,唐宋时期是地方政要举行鹿鸣宴嘉勉中试举子的场所。南宋静江府官员王正功就是在主持鹿鸣宴时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著名诗句,全诗凿刻于读书岩口石壁上。山东北有一形似弯月的水池,因名月牙池,系筑城时取土积水而成,作为靖江王泛舟之用,是明代桂林四大名池之首。山西南脚太平岩,则系第五代靖江王朱佐敬首先开发。独秀峰岩壁间镌刻有历代靖江王的诗文数十方,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第九代王朱经扶诗句“霓裳仙曲犹堪听,不羡当年汗漫游”描述的太平景象。

靖江王府反映了桂林自秦置郡以来的历史情况,保留了南朝以来,包括唐、宋、元、明、清、民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时代的历史遗存,是桂林的一部实物史书。靖江王府及历代人文景观与独秀峰相映生辉,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千米,东西7千米,共有王亲藩戚墓葬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称,其中有11位靖江王葬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谓。自朱赞仪在明永乐元年(年)带领八位辅国将军弟弟就藩桂林后,历代靖江王及其宗亲不仅居住在桂林,而且也埋葬在桂林,桂林城东的尧山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年靖江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尧山西麓,东起灵川县大圩乡铁山圩流水山,西至穿山乡望城岗,北起灵川县甘棠乡社山村老虎岭,南至拓木乡蒋家渡大园岭,方圆约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明代靖江王及其宗室人员的墓葬,靖江王墓群目前已经确认多座墓。依其地面和墓室规制,从高到低可以划分为王墓、次妃墓、将军墓、中尉墓、宗女墓5个等级。级别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是王墓,共11座。陵园入口处立有三券门,陵园内建有共祭诸先祖的奉祠等标志性建筑。

王墓布局一般为长方形,两道围墙,三券陵门(外围墙)、三开间中门(内围墙)、五开间享殿与高大的宝城(墓冢)处于同一轴线,以神道相通,神道两侧序列守陵狮、墓表、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控马武士、大象、秉笏文臣、男侍、女侍共11对石像生(最早的两座王墓不足11对),有些王陵在秉笏文臣后面还立有神道碑,有些在陵门内或外建有厢房。

目前靖江王墓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当属排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现存座,数量之多在全国藩王王陵中首屈一指,与明朝伊始同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造出一组组庞大的石刻群。有望柱、神道碑、驯兽、猛兽、神兽、翁仲等六种造型。它们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既显示了王族的尊严,又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陪葬品中尤以青花梅瓶为主,多达余件。

本文出于导游交流学习,提升文化素养目的节选自《带你游桂林——桂林旅游一本通》,图片来源网络。(以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政策法规精选(点击标题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旅游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

导游管理办法

旅行社条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合同法

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往期社会保险精选(点击标题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办理导游工伤保险流程简介

个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指南

?往期获奖导游词精选(点击标题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逍遥楼导游词》周刚刚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英文导游词《ImpressionSanjieLiu》丁超锋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桂林概况》罗江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资源油炸坪公堂》李灵资李欣阳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LiRiver》曾治国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逍遥楼东西巷》欧阳毅君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金宝生态休闲之旅导游词》尹闲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山水相望那么远这么近》李欢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导游词《靖江王城》步文姣著

年桂林导游词(中、英文)比赛获奖作品

?往期《带你游桂林—桂林旅游一本通》精选(点击标题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桂林概况

桂林概况(二)桂林旅游业发展情况

桂林概况(三)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情况

桂林概况(四)山水风光

桂林概况(五)历史文化

桂林概况(六)史前文化

桂林概况(七)水利文化

桂林概况(八)山水文化

?导游随手拍大赛(点击标题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年导游随手拍(美图)大赛获奖名单新鲜出炉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dd/11542.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