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您现在的位置: 桂林简介_桂林地点 > 桂林地点 >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谁说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谁说的

发布时间:2020-8-18 17:24:05   点击数: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句诗作成为桂林最好的代言

这一名句究竟由谁首创

出自那首诗

几百年来

这一直是文学领域的一大悬疑

桂海碑林石刻流芳

年的深秋,桂林市文物工作者胡湘武,早早就出门,来到独秀峰脚下。无意间他看到岩壁上的碑沿旁边有一个字,被石钟乳覆盖了。从隐约可见的笔划,胡湘武判断这应该是一块碑刻。

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开凿,整块石刻逐渐露出真面目。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石刻落款是南宋的王正功(公元-年)

时间追溯到南宋庆元六年(公元年),年已68岁的王正功来到桂林,出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知静江府事,这也是王正功一辈子做过的最大的官。

次年,正值广西乡试大比之年,这次一共录取了11名举人。放榜的次日,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王正功依惯例要举行鹿鸣宴,以示庆贺。乘着酒兴,王正功挥毫写下了两首《鹿鸣宴诗》。诗成之后,王正功将其刻于独秀峰南壁。

而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提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石刻。

亿万年来,水滴石穿,造就桂林千峰耸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这里的石山,表面坚硬而光滑,石质细腻。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岩”。清·冯云鹏《金石索》

在桂林,承载历史文化的石刻共有两千多件。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杜甫(年—年)

?“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柳宗元(公元年—公元年)

?“桂之千峰……诚当为天下第一。”范成大(公元年—年)

桂林还珠洞内这块石刻,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有现存书法作品中,最早的真迹。

“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

北宋熙宁七年(公元年),23岁的米芾(公元-年)来到桂林,出任临桂县尉,这年5月末的一天,米芾和当时的县令潘景纯游览伏波山,在还珠洞里留下了这则摩岩题名。桂林的奇山秀水,让米芾在几十年之后,仍眷念不已。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年),米芾的好友李彦弼,被贬往桂林。当时的桂林,仍被视为蛮荒瘴疠之地。米芾赋诗相送,把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和友人程节的长辈风范,作了深情的描述和赞颂。时任广南经略使的程节,久居岭南,收到远方好友的问侯,“三四读不能休”,当即答诗一首以表谢意。

为了记念这段文人雅事,李彦弼把程节、米芾的诗并成一帖,请当时龙隐寺的住持,刻在了龙隐岩内。南宋嘉定八年(公元年),广西转运判官方信孺(公元年—年)把《米芾自画像》刻到了伏波岩,至此,米芾的诗、书、画原迹相聚桂林,并传世至今。

龙隐岩洞内的《元祐党籍碑》,是研究北宋政治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先后发生王安石(公元公元-年)变法、司马光(公元-年)废新法,新旧党争异常激烈。到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年),蔡京把持朝政,给司马光(公元-年)、苏轼(公元—年)、苏辙(公元—年)、黄庭坚(公元-年)、秦观(公元—年)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祐奸党”的帽子,发配边远地区,并且还在大殿外及全国各地立“党人碑”。由于被刻名于碑的多是当时的文人名士,宋徽宗心有忌惮,崇宁五年(年),诏令全国毁碑。南宋初高宗为党人昭雪后,元祐党人后代根据家藏拓本,重刻于龙隐岩石壁,以纪念这件牵连众多、影响深远的事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八百年后的光绪二十年(公元年),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公元-年)应邀赴桂林讲学,在碑下留刻了《观元祐党人碑题记》,借古讽今,含蓄地宣泄了被顽固派围攻的郁结之气。时间仅仅过了四年,光绪二十四年(公元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出走海外避难。他在龙隐岩留下的这块石刻,立即被桂林封建守旧作为“逆迹”凿毁。凿到碑文中司马光、朱熹等几位儒家贤良的名字时,又不敢下手。最终,整篇“题记”得以幸存一行文字。

以自然风光闻名的桂林,留下无数传世诗文和经典碑刻造像

从唐代到清代近一千三百年间,曾经旅居桂林的著名文人学士就超过了人,他们留下了摩岩石刻多件,摩崖造像近尊。其中仅宋碑就有件。因此,有“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石刻,桂林市成立桂海碑林博物馆,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拓印存留。那些刻在山岩上的历代碑文,历经千年,栉风沐雨,书写山水与人文结合的千年传奇。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广西故事》

广西卫视每周六21:20播出

综艺频道每周日21:55播出

新闻频道每周五14:30播出

国际频道每周日21:00播出

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同步播出并点播收看

目前人已加入龙虾生活馆会员

欢迎进入广西卫视龙虾生活馆,广西的美食风物都在这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ongkasut.com/gldd/10063.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