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学习,伴你成长!
很多人为了应付写作任务,会选择直接去抄,然而,抄过之后就完全没了印象。其实,抄文章不如模仿文章,这样可以记住一些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我帮大家解析一下《桂林山水》中间部分的写作技巧,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仿写一下。一、《桂林山水》第二段内容和解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全段解析:先是用大海、西湖和漓江进行对比,衬托出漓江的不俗;然后用了排比,介绍了漓江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在介绍漓江绿的特点时,还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二、仿写《桂林山水》第二段和仿写解析我游览过波澜壮阔的黄河,观赏过奔流不息的珠江,却从没见过九寨沟这里的水。九寨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躺在水底的植被;九寨沟的水真美啊,美得让人忍不住一直观赏;九寨沟的水真蓝啊,蓝得如同纯洁无瑕的蓝宝石。我行走在岸边,波光粼粼跃入眼帘,我不由地赞叹道:“说这是天上的瑶池,都不为过啊!”全段解析:第一句先是用黄河、珠江和九寨沟的水进行对比,衬托出九寨沟的水不凡;第二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介绍了九寨沟水的三个特点——清、美、蓝;并且,在介绍“蓝”的特点时,还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为本段收尾的句子,使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再次赞美了九寨沟的美景。模仿的多了,学会的写作技巧也会变多。就拿上面的仿写片段来说,其中的写作技巧全部出自于《桂林山水》第二段,连顺序都没变。当然,如此模仿不过是写作的初级阶段,写作技巧并不是非要一成不变的模仿。不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事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希望大家能学习一下文中的仿写方法,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吧!撰稿姚鹏远配音
岳琦审核
杨会霞
1
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