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6?20”山体坍塌抢险救援进入第九天,救援工作取得决定性突破,生命探测孔胜利打通,地质专家及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采用先进设备经过10多个小时生命探测,至6月28下午7时止,仍未发现山洞空腔有生命迹象。
6月20日上午8时10分许,平乐县沙子镇保安村猪婆岩发生山体坍塌,8人失联。事件发生后,桂林市、平乐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成立了救援工作指挥部,桂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仇祖和,副市长彭代元亲临现场指挥,平乐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陆智成、代县长石小松为指挥长的八大救援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此次山体坍塌规模大、危险性高、溶岩地质极为复杂。山体坍塌面高约米、宽米,坍塌石方量约10万立方米。根据专家现场勘测,此次事件属因近期雨水较多而引发的突发性自然山体坍塌。8名失联人员为当地一有资质证照的大理石企业机械检修工人,当时18人正在洞内进行机器检修而遭遇突发山体坍塌,8人失联。当天傍晚在洞口不远处山崖下发现1名失联人员遗体,其他7名人员仍处于失联中。
6月20日上午8时10分许,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保安村委猪婆岩(地名)发生突发性自然山
据调查,该山洞内体积较大,约15万立方米,洞长约米,共有三个出洞口,一个在山体挤压中严重变形,其它两个洞口在山体坍塌后,均被巨石淹埋。地质专家通过反复勘测后,选择了右侧主洞口为突破点进行施救。
救援工作展开后,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救援队启动预设救援方案,于22日上午7时30分,开始动用大型挖掘机挖出碎石,排除障碍,试图打开主洞口入洞通道,并启用雷达、声波、影像探测仪和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探测生命迹象。中铁三局调配的两台大型挖掘机开赴救援一线。自22日至25日,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先后利用各类大型、加长臂挖掘机清除山体掉落的石头,开挖前进道路,抵达洞口位置坍塌山体正面右侧洞口。经对洞口进行了雷达监测后,没有发现生命迹象。指挥部立即采用地质专家第二套救援方案,打通生命探测孔到坍塌洞口仅存的空腔,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但中途遭遇山上滚石、巨石阻挡、高温导致机器故障等困难。至28日上午10时,探测孔在推进至45米时,经地质专家现场论证,生命探测孔已经打通,这与原来运用坐标定位判断基本相符。现场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官兵通过持续敲击钻杆试探山体空腔内的回应、喊话、声波探测、雷达探测和影像探测等技术手段探测,均未能发现洞腔内有生命迹象。
从“生命无价,救人为重”原则出发,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以科学严谨,全面细致和“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一丝发现”的态度,坚持把生命探测持续至28日下午7时,生命探测整整进行了10个多小时,但最终仍未发现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出现。
经现场专家论证及相关数据支持,由搜救失联人员为核心的搜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将转入坍塌山体的排险除险,消毒防疫和善后问题处理工作上。
此次突发性山体坍塌事件,运用了全区、全国最先进的探测和营救设备,采用了挖爆结合、抵近搜索的办法,做到了在极难中解难、在极险中排险。得到了广西国土厅环境地质监测总站专家组、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专家组、桂林磊大、河池市、合山专业救援队、中铁三局、中铁二局的鼎力支持,连同县民兵应用分队等单位参加救援人员总数近人,自始至终部队始终做到了连续救援、专业救援、科学救援、安全救援,实现了超常规搜救,实现了救援人员零伤亡。
此次救援工作,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务委员王勇、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区政府主席陈武、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桂林市长周家斌先后作出批示和指示,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世勇在桂林市长周家斌的陪同下亲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当地党委、政府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作风务实,决策科学,保障有力,及时高效,协调有力,想尽一切办法,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理解。同时,组织专项人员对应失联人员家属做好情绪安抚及生活照料。连日来,全县30多个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先后60多次来到救援现场开展慰问活动。
赞赏